登录  注册 退出
桂林珩源科技有限公司
153-0773-3338
  1.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

作者:罗灵姣 日期:2025-07-22 08:44:24 点击数:

2025年7月,中国芯片产业上演了一场震撼全球的绝地反击:美国封锁十年,却被一颗“纯血中国芯”彻底掀翻牌桌! 龙芯3C6000服务器芯片横空出世,性能直逼英特尔顶级至强处理器,更以566项专利打造出完全自主的指令系统,从根源上斩断美国技术枷锁。

与此同时,中国芯片出口额飙升至5427亿元,而进口暴跌3500亿,华为、中芯国际、长鑫存储等企业用硬核技术撕开了西方封锁的铁幕。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1)

龙芯3C6000系列服务器芯片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在核心算力领域实现“纯血自主”。 这款芯片基于自研指令集LoongArch开发,无需任何海外技术授权,内置硬件级安全机制,彻底杜绝后门风险。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测试数据显示,其综合性能已达到2023年英特尔第三代至强芯片水平,将中美服务器芯片的代差从十年以上缩短至三到四年。

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的科创板IPO申请在2025年6月底获受理,计划分别募资80亿和39亿元投入AI芯片研发。 摩尔线程的MTTS4000计算卡支持千卡集群训练全开源大模型,沐曦的曦云C系列GPU则已应用于国家AI训练场。 另一家GPU企业壁仞科技转向港股上市,其BR100系列芯片算力达英伟达A100的三倍,但因台积电代工受限尚未量产。 三家企业虽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但资本市场的快速通道显示中国对硬科技的扶持力度空前。

存储芯片领域,长鑫存储的18纳米DDR5内存已打入全球供应链,合肥工厂月产能达273万片;长江存储凭借294层3D NAND闪存技术,跻身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与三星、美光同台竞争。 在武汉长江存储的晶圆厂内,24小时运转的流水线将生产效率提升至行业前列。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2)

中芯国际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通过DUV设备多重曝光技术成功量产7纳米芯片。 2024年其营收预计突破80亿美元,全球客户订单排满生产计划簿,涵盖亚洲、欧洲等多个市场。 中国在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领域已占据全球35%份额,通过成本优化吸引特斯拉、博世等企业转向中国供应链。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取得关键进展。 电科装备的全系列离子注入机已应用于国内各大集成电路产线,200毫米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出货量创新高,300毫米设备进入国际主流产线验证阶段。 在材料领域,江丰电子的高纯溅射靶材已在7纳米节点量产,5纳米工艺材料进入实验阶段。

中国电科联合研发的智能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攻克了弱信号快速捕获技术,让普通手机在无地面网络时也能直连卫星发送信息。 这颗米粒大小的芯片已应用于国产手机,解决“不在服务区”的通信难题。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3)

中国实施的芯片原产地新规,以“流片地”取代封装地作为关税判定标准。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生产的3纳米芯片因流片地为美国,进入中国市场需缴纳125%关税,成本比中芯国际7纳米芯片高出400%。 为此台积电紧急扩大南京工厂28纳米产能,2025年计划新增每月4万片产量。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4)

中国推动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的生态建设,累计量产芯片超40亿颗,占全球RISC-V芯片产量的50%以上。 华为、阿里平头哥等企业推出多款RISC-V芯片,覆盖物联网、AI等领域。 中国RISC-V产业联盟成员超600家,预计2025年生态规模突破千亿元,形成与ARM、x86三足鼎立的格局。

华大九天已实现14纳米EDA工具国产替代,但3纳米以下工艺仍依赖国际巨头。 华为启动“南泥湾计划”,重构90%国产化供应链,替换1.3万个零部件并重新设计4000块电路板。

2025年7月,安徽问天量子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发布国内首款芯片级后量子密码卡,支持多种抗量子攻击算法,可应用于金融、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这款芯片兼容传统国密算法,实现数字签名、密钥生成等安全功能,为量子计算时代的信息安全提前布局。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5)

寒武纪、摩尔线程等国产AI芯片企业虽因高研发投入处于亏损状态,但2024年寒武纪股价上涨近4倍,国产AI芯片集群已支持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 华为昇腾910B芯片算力达320TFLOPS,接近英伟达A100的80%,被用于训练DeepSeek R2等国产大模型。

中方冲破围堵反守为攻!3500亿订单撤销,自主芯片开拓新局势(图6)

西门子、新思科技等EDA巨头在2025年7月突然宣布解除对华设计软件出口限制,但解禁窗口期仅90天,且美国保留随时回调权利。 业内分析指出,此举是美国在稀土博弈中的妥协,但试图将中国锁定在“设计可行、制造受限”的产业链位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