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有个明显的变化:美国出台 AI 相关计划,上海开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Meta 宣布明年要量产百万级专用芯片,咱们自己的昇腾 910C 等芯片也在加速落地 —— 这些事凑到一起,让国产算力芯片成了香饽饽。
这就像一场接力赛,GPU 和 ASIC 两个 "主力选手" 状态正好,带着国产算力芯片往前冲。寒武纪、兆易创新这些相关企业最近表现不错,更重要的是,咱们自己的算力技术,正在一步步摆脱被 "卡脖子" 的困境。
一、GPU:需求猛增,产能也跟上了
你平时用高德地图导航听 AI 语音,刷抖音刷到合心意的视频,背后都有 GPU 在忙活。这东西就像个全能的 "超级计算器",能同时处理一大堆数据,AI 大模型要训练、要干活,都离不开它。
现在国内对 GPU 的需求涨得特别快。过去一年,智能监控、金融风险预测这些领域,对 GPU 的需求增长超过 50%。好消息是,咱们自己的产能也在跟上:
生产端: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在扩建,就像面包房增加了烤箱;而且生产良率在提高,相当于烤面包时成功率更高了,不浪费材料
产品端:昇腾 910C 能支撑大模型训练,思元 590 已经在不少推理场景里用起来了,昆仑芯 P800 也进了互联网大厂的机房
这就像建电网,既要有发电站,也要有输电线路。国产 GPU 和先进生产线配合起来,力量就强了。有人算过,到 2025 年,国内 AI 芯片市场能超过一千亿,咱们自己的芯片能占到三成,比现在的一成五翻一倍。
二、ASIC:大厂都在搞,咱们也没落后
如果说 GPU 是万能的 "瑞士军刀",那 ASIC 就是专门用来拧某一种螺丝的 "定制扳手"—— 虽然用途单一,但效率能比通用工具高 3-5 倍。谷歌、亚马逊早就用这招了,谷歌的 TPU 能支撑 AlphaGo 下棋,亚马逊的芯片让训练成本降了四成。
现在这个领域要热闹起来了:
国外大厂:Meta 计划明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 ASIC 芯片,2025 到 2026 年要出 100 到 150 万片,差不多能占全球 AI 芯片需求的 5%
国内大厂:字节跳动在短视频推荐场景测试自己的 ASIC,阿里的芯片已经在阿里云里用了,百度文心一言的部分任务也开始用定制芯片
为啥大厂都要自己搞?有互联网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打了个比方:"用通用 GPU 干固定的活,就像开着跑车去送外卖,性能浪费还费油。ASIC 能把成本降四成以上。"
三、3D DRAM:被忽略的 "存储高手"
大家都盯着芯片的时候,存储这一环藏着机会。就像水车转起来需要水库蓄水,芯片算得快也需要高速存储帮忙 ——3D DRAM 就是干这个的。
兆易创新的定制存储产品挺抢手:
一台设备里用的存储,能值 20 美元,在手机 AI 芯片这些端侧场景里,几乎是独一份
正在和 Q、M 这些国际大厂谈合作,以后可能会用到云端的大芯片上
更关键的是,DDR4 内存价格三季度一直在涨,有的型号涨了一成多。券商测算,这能让相关企业的毛利率提高 3-5 个百分点。现在兆易创新的估值处于近三年低位,就像在淘金热里卖水的人,生意好还没被高估。
四、三个好消息,让行情能持续
最近国产算力领域好消息不断,凑到一起力量就大了:
政策和展会助力:美国对 AI 芯片出口管得严,反而逼着咱们自己搞研发。今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寒武纪、壁仞科技等 18 家厂商都拿出了新的国产算力芯片和方案,有些指标快赶上国际主流水平了。
产能和需求两旺:中芯国际的先进生产线开始发力,良率稳步提高,能给国产高性能芯片提供生产保障。长江存储也在扩产,2025 年产能要提高四成以上。需求方面,阿里、腾讯、百度这些大厂三季度要买超百亿的算力设备,还偏爱国产的,形成了 "需要的多了,能生产的也多了" 的好循环。
资本看好:二线算力芯片厂商上市的脚步在加快。2024 年已有 6 家递了上市申请,有一家做边缘计算芯片的企业,马上要进入上市辅导,能募集 50 多亿用来搞研发和扩产,这能让整个产业链更完善。
有基金经理说:"以前看国产芯片,觉得像炒概念;现在不一样了,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产能、订单,还能算出利润增长,心里就有底了。" 这也是寒武纪、芯原股份这些企业近期反弹的主要原因。
五、哪些企业值得关注?有哪些风险要注意?
结合行业趋势和估值,这三类企业可以重点看看:
GPU 相关:寒武纪的思元系列芯片不错,思元 590 性能挺好,已经进了头部互联网大厂的供应链,以后大模型训练需求多了,出货量肯定能涨;芯原股份是做芯片设计服务的龙头,能从头到尾帮厂商设计芯片,和英伟达、AMD 这些国际大厂合作密切,国产 GPU 发展起来,它的生意也会好。
存储相关:兆易创新在存储领域有优势,它的 3D DRAM 技术挺稀缺,比传统的存储密度高、还省电,以后可能会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选择;加上最近 DDR4 内存涨价,公司的利润会更好,业绩增长比较确定。
配套企业:那些和昇腾、昆仑芯等国产算力芯片合作紧密的服务器厂商,靠着适配优势能拿到更多订单。比如在政府、金融这些重要领域的信息化改造中,它们能提供从芯片到整机的全套方案,国产算力发展起来,这些配套厂商也能跟着受益。
不过也有风险要注意:
如果 AI 大模型赚钱没达到预期,对算力的需求可能会降下来;
国际大厂要是降价,国产芯片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挤压;
先进生产线的良率要是提升得慢,芯片生产就跟不上,会影响进度。
从被别人卡脖子,到能和别人并驾齐驱,国产算力芯片走得很稳。现在 GPU 产能上来了,ASIC 找到了用武之地,存储端也有新机会,这场由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带动的行情,可能才刚刚开始
作者:风口研习
链接:https://xueqiu.com/1097163199/34450542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